第137章 逆天而行!(1 / 1)

第137章逆天而行!

毫无疑问。

李斯在议政权,决策权方面的政治划分,更加敏锐。

李斯完全没有被尹烈绕住……

而是做到了一针见血。

议政权,其实就相当于决策权。

只要内阁大学士拥有开口的机会,那么他们就具备影响国策施行的能力。

最佳的例子便是尹烈……

按理说尹烈的御史丞的官职,放在左右相和三公九卿的面前,那真是连个屁都不算。

可尹烈依旧做到切切实实的影响了帝国政策的施行和发展。

当然。

话又说回来了。

李斯拿尹烈本身进行举例,其实多少有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辩论技巧。

毕竟尹烈能够做到以区区谏言小官,进而影响到帝国发展的走向,那是因为尹烈是个穿越者,并且还对诸子百家思想了解的鞭辟入里。

文采惊世,心算通神,国士之才!

这三个前提条件一出……

纵观整个青史,能够对标尹烈的纯在,要么像老子那般出世无名,神龙见首不见尾。

至于入世……

在尹烈看来,尉缭子应该是入世上贤中,把天道大事布局运用到极致之人。

可尉缭子仍旧不敢行尹烈的信念之道。

逆天而行!

人定胜天。

是以:像尹烈这般人,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

并不具备任何举例参考价值。

……

章台大殿正中。

尹烈面对李斯的发难。

他再度强调道:“李相,正如你所言,内阁大学士只要拥有议政权,那么就会相应的掌握决策权……”

“但是,敢问今日大朝议,在这章台大殿上的诸公,你们中有谁是不被允许说话的?”

“帝国的大朝议,自古都是能够各抒己见,唯理至上!”

……

尹烈明白,他无法直接反驳李斯的议政权即决策权的论点。

但他可以迂回反驳……

议政权其实今日在场的满朝诸公,人人都有。

然而。

真正能把议政权转变为决策权的人,却永远都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

尽皆乃是各个派系的翘楚,甚至是魁首。

普通的官员。

先不论能力、眼界、才识与否!

他们首先要做的便是附和性发言。

即:尹烈说了一个李斯无法在台面上反驳的官话。

大朝议上,各位重臣人人都可畅所欲言。

但实际上。

朝堂的规矩依旧如同大山一般摆在那里。

比如外客勋贵派系……

左相李斯的态度便是外客勋贵派系的整体导向。

方才左相李斯站在尹烈这边,外客勋贵派系就会帮着尹烈说话。

可一旦李斯的立场变了。

整个外客勋贵派系也会立马做出转变。

不然。

下朝之后,李斯立马就会将不听话之人,往死里整……

可内阁大学士却不同。

内阁大学士属于独立在当前官僚系统之外的……代表了皇帝意志的一个小班底。

更重要的是……

内阁的存在,在相邦和皇帝之间横插了一脚!

注意,此乃重中之重!

比如汉朝的尚书台,最初其实就是个不起眼的地方。

结果汉武帝一句话,让奏折必须由尚书台梳理过后,再呈递给皇帝。

单单多了这一道程序。

尚书台立马声名鹊起,成为了妥妥的实权派。

而相权自然也就被此消彼长的打压了。

所以。

尹烈提出的内阁制度。

不可避免的会削弱左右相的权势。

但为了降低李斯和王绾的反抗,尹烈只能靠三寸不烂之舌忽悠……

反正就是不断抛出内阁有的权力,满朝诸公人人都有。

反而内阁还多出诸多限制。

尹烈只是考虑到皇帝的辛劳,才专门整出了内阁辅政的制度。

“李相,内阁大学士只有在对应负责的国策诸事上,才有些许的发言权,如果这都能发展出第二个吕相的话,请恕我无法苟同。”

尹烈诡辩的道。

其实身为穿越者的尹烈非常清楚。

内阁迟早也会变成官僚集团的权力集中之地,进而发展出堪比权相的内阁首辅。

但尹烈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因为无论怎样。

内阁制度都是优于重用丞相辅政的。

只不过现在大秦的左右相权力太过庞大,尹烈不可能直接硬刚,他只能迂回忽悠……

只要先把内阁的雏形搭建起来。

后续内阁本身就会不断借势集权,直至彻底架空相权。

尹烈预判这个过程会持续百年之久。

如果到时候帝国依旧没有崩塌。

那么大秦就会出现内阁领政的情况。

至于有没有什么办法。

对内阁首辅的权相之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尹烈只想说,确实没啥好办法。

自古官员都会抱团取暖,然后本能的与皇权、武将派系等等互相平衡。

如果文官势弱。

那么无外乎两种情况。

皇权重回开国之巅峰。

要么就是武将的权力,开始失控了。

注意。

武将失控从某种程度而言,比文官窃权还要更加可怕。

比如后世东汉的董卓入京。

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提刀上洛,由盛转衰。

因此。

治世期间,皇帝重用一些文臣,也很正常。

这种时候。

文臣体系中的以相权为核心,亦或者以内阁为核心……

那尹烈肯定选择内阁。

依旧还是那句话。

内阁制度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却是当下大秦的最优选。

也是未来整个官僚制度的发展大趋势。

“秦御丞,议政权确实在场的诸公人人都有。”

李斯仍旧死盯着一个要点的道:“可内阁所处的特殊位置,却并非人人都有的!”

李斯再度提到了位置。

也就是内阁距离皇帝太近了,又拥有议政权。

李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未来肯定会对他和王绾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李斯还真没办法把话说的太明白。

因为说的太过直白。

反而他们成了那个不顾皇帝御体康健,也要揽权不放之人。

“李相,内阁最大的作用就是让陛下更加的减负,莫要太过辛劳。”

尹烈顿了顿,接着道:“至于内阁的位置,肯定是排在李相与右相之后的。”

“毕竟李相与右相可以负责日常政事,比如地方官还有属官的升迁贬责诸事,国策施行方面,也是由内阁与李相、右相共同辅政处理。”

“如果陛下对于初版解决措施不满意,则可以指个方向,由内阁重新讨论拟定,再与李相和右相呈递上去……”

……

尹烈把内阁理政的流程做了更加详细的拆解。

反正就是内阁并不会绕过左右相,直接向皇帝汇报。

因为这么搞确实就太过分了。

摆明了就是想架空左右相。

那李斯和王绾肯定不愿意。

而现在尹烈的意思是……事情由内阁去做,功劳由左右相牵头去领。

弄的好,那就是陛下指引有方,外加左右相体会圣意领导的好。

如果弄的不好,自然就是内阁大学士办事不妥,要么打回再度重新拟定,要么直接问责……

如此一来。

李斯在经过细细思索之后。

他也觉得这个方案相对来说可以接受了。

大秦现在确实政事繁多。

始皇又是非常亲力亲为之人,什么事儿都要过问。

这种时候。

有个内阁在旁给出整理意见。

始皇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以及特定国策的处理措施,这无异于给皇帝大大减负了。

当然。

说到底。

李斯也怕把嬴政给累坏了。

老李的权力,大半都是来自嬴政。

嬴政真要出了事,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自问他很难做两朝老臣。

相比之下。

王绾背景够硬,反而没有李斯这么重的危机感。

“嗯……内阁具体事项解决流程,我们回头可以再议。”

李斯虽然对尹烈的不断退步十分满意,可他却仍旧没有立即认可内阁制度,而是专门留了一个话头。

紧接着。

李斯转而道:“我现在好奇的是,秦御丞你将举荐哪些人出任内阁大学士,不会由伱自己牵头担任吧!”

显然!

李斯是不可能让尹烈成为内阁大学士的。

尹烈现在已经属于始皇驾前的第一红人,却因为资历和立场等诸多原因,始皇很难再对其封官。

即:尹烈属于有实无名的重臣。

可一旦尹烈入了内阁,成了内阁大学士之首。

那就是有实又有名。

老李表示,到时候他跟王绾两个人绑在一起,恐怕都不够尹烈一锅烩的。

必须得谨慎着来。

于是。

当李斯提问内阁的用人方面。

霎时间。

满朝诸公立马都聚精会神起来。

官制改革。

对于中下层官员,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与此同时。

“……”

嬴政依旧没有表态,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尹烈与李斯、王绾周旋。

他心中对于尹烈提出内阁制度,给他减负……

嬴政感到相当的欣慰。

有一种久违了的亲情之感。

使得嬴政非常罕见的,在大朝议上思绪开起了小差,转而去想其他事情去了。

再观太后赵姬……

她对于尹烈提出的内阁制度,肯定是无脑支持的。

并且她还颇为的想不通,为何李斯和王绾会反应这么大。

有啥可反对的?

政事上报什么的又没有绕过你们,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又那么低,与宫廷长史平级。

不就相当于皇帝身边又多了几个出主意得宫廷长史嘛?

赵姬不明白李斯跟王绾咋就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跳多高……

然而。

赵姬却忽略了。

宫廷长史可没有议政权。

长史顶多在私下里,皇帝钦点询问的时候,才能在对应政事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大朝议等公共场合。

长史永远都只能做一个宣布诏令的扩音器。

除此之外。

别无他用。

反观内阁大学士,不仅与皇帝距离近,又有议政权……

看似品级较低。

但实际上……

长史与内阁大学士,差距实在太大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内阁的权力会不断上升,内阁大学士自然也就更加的不是长史能够碰瓷的了。

回到此刻。

大殿正中。

百官诸公都在等待尹烈如何述说内阁成员的选拔问题。

尹烈对此表示……

“很简单。”

尹烈拱手看向始皇,道:“内阁的成员钦定,以及具体数量,一切由陛下亲自考核做主。首先需要的便是才识过人,且对当下大秦施行的各项国策,并没有出现较大的理解偏差。”

“至于出身方面,我认为并不需要太过考虑。”

“毕竟内阁大学士需要辅佐陛下日常处理诸多国事奏章的,必须得真才实学,草包镀金什么的,我绝不允许在内阁中上演。”

“最后,我个人依旧是御史台的御史丞,不会出任内阁大学士的官职。”

……

尹烈给予了非常充分的回答。

内阁大学士得选拔标准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

并且必须由皇帝亲自选拔钦定。

以杜绝有人想要在内阁之中,滥竽充数的想法。

至于尹烈个人……

他明白自己是必须要避嫌的。

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死盯着他,使得嬴政都无法在东郡陨石案之后,对尹烈大肆封赏。

甚至嬴政还劝说尹烈要不要外放一段时间。

待这阵子风头过了。

嬴政再重新对尹烈委以重用……

没办法。

嬴政身为皇帝,他施行了军武勋贵派系的大清洗,但他却并不能让军武勋贵派系和关中勋贵派系太过寒心。

关中文武永远都是嬴政的左膀右臂。

嬴政如果一味的纵容宠信尹烈……

战神吴起的下场便是最好的例子。

楚王一出事,吴起立马就被射杀在了楚王的灵堂之上。

而大秦的军武勋贵派系那可就更加生猛了,惹急了他们……

即便始皇有心庇佑。

尹烈也是无法在咸阳立足的。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始皇庇佑,在大秦难道不应该横着走嘛?

事实上却是……

关中咸阳同样也是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的主场。

真把这些人惹急了。

兔子还咬人呢!

然而。

尹烈接下来的官制改革措施,似乎难免的要触及三公九卿等重臣的绝对底线了。

“陛下考核钦定,确实公平。”

右相王绾随意的点了点头。

反正绕来绕去,也还是需要他们向皇帝举荐人才……

这就够了。

绕不出他们这个大圈子。

李斯闻言也没有反对,因为外客勋贵派系,在才识能力方面,整体要高于关中勋贵派系。

若单论真才实学。

李斯表示他举荐的麾下人才,绝对不虚。

正当满朝诸公各有心思之时。

尹烈趁热打铁的宣布了第二项官制改革措施,他道:“在内阁制度之后,我还提议施行内外朝制度……”

内外朝制度!

厘清三公九卿的权限职责。

彻底杜绝打着始皇名义的贪腐诸事……

尹烈要让大秦的朝堂上,彻底的焕然一新!

……

最新小说: 这老六能处,有事他真上! 宇智波大统领,我们敬爱你啊! 诸天从炼化技能开始 魔女的交换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 四合院之最强九十五号大院 弹幕通古代,我嘎嘎拆了十桩婚! 江湖枭龙 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瘾 神雕:重生尹志平,不当龙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