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笔 > 都市言情 > 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探街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探街(1 / 1)

“熟手一天只能绩一两多麻线。”

郑雅丽在本子上写道:“我和外婆两人合作,一天都绩不到一两,还腰酸背疼得厉害,这钱,不好赚。”

好吧,账确实很好算,钱也是真的不好赚。

杜红英感觉自己有时候确实有点忘本,总喜欢想当然。

“妈妈,我也想买。”

郑雅丽又写道。

“先看看,探探行情,回头要买的时候可以找小罗的家人帮忙。”

这孩子,想干啥就干啥?

没见人家买主都头顶大矿灯,肩膀上扛着编织袋,一只手拎着一杆秤,胸前还挂着钱包。

自己婆媳俩主打的是看热闹,啥工具都没带,怎么买?

买了装哪儿呢?

最主要的是还缺乏经验。

“好事不在忙上,不急。”

郑雅丽点头。

婆媳俩纯属参观,看这半条街站着卖麻线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果然如小罗所言: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没舍得放下这门手艺。

“你这个人才怪呢,你不要就不要,还要来翻我的麻线,翻得这么乱,让我卖给谁?”

街边又有人在大声吵。

“我不翻怎么看得出你中间吹了水呢,这么湿,买回去就得沤坏,真是的,一大把年纪了还贪这种小便宜,我们收麻线的也不能被你当成冤大头来整。”

“你乱说,我们出门早,就是扯了点露水……”

“大娘,说谎也要打个草稿,扯露水是表面,你这麻线里面的芯子都是润的……”

两人吵得很厉害,旁边的人却是一声不吭。

“你外婆说过,有些人就会往麻团中间吹水,增加重量。”郑雅丽不解的看向杜红英,杜红英在本子上写下:“在外面吹点水也很正常,主要是能保持外观整齐光滑……”

“果然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潜规则。”郑雅丽写道:“这里面水也深,看来我还得多学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确实各行有各行的猫腻。

半夜起来看“鬼市”确实能看到一些内在的东西。

这半条街充斥着最多的就是这种抗议和吵闹。

也有相互问候的。

“李大嫂,今天卖了多少?”

“哎呀,能卖多少啊,又要管家里,还要给孙孙煮饭,每天都没有时间干,我这一月才绩了半斤。”

“你卖成多少?”

“十块钱一两,嫌弃我绩得粗,我现在眼睛不好,划细了看不清楚。”

“就是啊,我也是眼睛不好了,盯久一点眼睛都要模糊。”

“哎,我儿子儿媳喊我不要绩了,说是给我们寄钱回来,一年半载的寄个三五百块钱回来够用啥啊?娃娃一会儿又要交书本费了,一会儿又要买点农药化肥……”

“可不,不管多多少少嘛,几点麻线卖了买点油盐也好。”

“就是这个理,自己辛苦点干一点活儿,卖了当零用钱,当真手板心向上,啥都指望年轻的人拿,搁得高得很。”

“年轻的在外打点工也不容易,要租房要生活,回来还要路费,我儿子媳妇都有两年没回了。”

“一样的,上次写信说看过年能不能回来。”

……

真正的市井烟火大约就是她们嘴里这样吧。

这个小镇和通安村那边的镇子完全不一样。

小罗说他们这儿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出门打工去了。

不像通安村那边,十有八九的年轻人是在本县做工,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每天都能回家。

通安村八成以上的民房已经由土墙灰瓦变成了红砖的两层小洋楼了,镇上也大变样,汽车摩托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条街青石板路,老旧的木门板,还有木阁楼……保持着原风原貌,看起来很舒服,听起来却是落后和贫瘠。

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半条街并不长,总共一百来米,婆媳俩很快就看完了。

街尾的铺子里传来了肉香味儿,这是一个小面馆,香味是炒的肉臊子,婆媳俩相视一眼抬脚就往里走。

是的,她们饿了!

杜红英看看手表,凌晨三点半,小店里只坐了两个人。

街头人来人往不少,尽管她们卖了麻线,手上有钱,但还是舍不得花钱吃一碗面,卖完就匆匆往回赶。

“两位请坐,豌杂铺盖面、面条、米粉,还有稀饭包子馒头,两位吃啥?”

杜红英就想起那年带着小五在叶兴凯那个家属院吃铺面盖的事儿,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算了,小五的事儿她是管不了一点儿,不过对豌杂铺盖面还是蛮喜欢的。

“来两碗豌杂铺盖面。”

“好呢,两碗豌杂铺盖面。”

老板娘连忙朝里喊。

“老板,拿两个糖包子。”

“好呢,两个糖包子。”老板娘问:“在这儿吃还是……”

“带回去给我小孙孙吃。”

杜红英就想起了小罗说他小时候跟奶奶一起赶场吃糖包子的事儿。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山珍海味,就是赶了早场回去给孙子手上塞两个糖包子。

多年后那孩子还是会记得童年奶奶带回来的糖包子的味道,那就是老人无私的爱。

“豌杂铺盖面来了。”

老板娘又给杜红英婆媳俩端面:“两位是外地人吧?”

杜红英……这很明显?

好歹自己也说的是四川话,嗯,怎么说呢,同样是四川话,各地方的发音也有点讲究的。

“我们镇上半夜见不到你们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

咳,姑娘,差点把杜红英给呛着了,她真不敢揪着青春不放。

老板娘会说话啊!

“你们是来买麻线的?”

“来逛逛。”杜红英道:“这半条街都是卖麻线的?”

“都是,十多年前更热闹,整条街都是,现在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再过些年头,这一批人老了后估计都没人做了。”

“你们每天都这么早起来卖面?”

“没有,就是逢场天起来做,现在人少,我们生意也不好,等过几年,我们也怕要关门大吉了。”

“年纪大了也该退休了。”

“退啥休哟,不像你们城里人有退休工资,我们这些人,活一天干一天,不干就没钱,一辈子都退不了休哟。”

杜红英都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

所以,自己还是不太擅长表达,说不出安慰人心的话来!

91eu3a6s.top。91eu3a6s.top

最新小说: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我邪道魔头,你让我进诡异游戏? 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 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 大学报道,军训教官见我立正敬礼 赶海:契约海兽,驾驭整片大海 雪狼王:开局捡俩婴儿居然是女帝转世? 十二只SSS级鬼宠,你管这叫差班生 重返大学,开局成了富二代 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