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海。
一个陌生的恒星系,在地球面前徐徐展开。
两颗恒星紧密缠绕。
它们的运行轨迹,宛如一滴晶莹的泪珠,在宇宙深处闪烁。
人类将这个星系,命名为“泪光”恒星系。
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巨型方舟——地球,历经漫长航行。
它终于抵达了这片未知星空中的新港湾。
先进的探测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指挥中心勾勒出详尽的星图。
每一寸星域,都在人类的视线中变得清晰。
随后,地球直奔那颗距离最近的类地行星而去。
探测器忠实地回馈着每一组数据。
这颗星球的密度是地球的0.77倍。
它的半径,却达到地球的1.86倍。
地表重力更是地球的1.43倍。
这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内心感到一丝沉重。
那是一种被无形巨手压迫的厚重感。
自转周期长达53小时,相当于人类的两天多。
而公转周期则超过八万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巨大的体量,预示着无尽的资源。
水、空气,以及理论上适宜的温度,都可能隐藏其中。
星球呈现出淡蓝色。
它被厚重的大气层严密包裹。
六颗小型卫星,如同忠诚的守卫,安静地环绕着。
这赋予它独特的稳定性。
然而,它距离双星系统中心过于遥远。
星球常年被永恒的黑暗笼罩。
内部温度必然极其严寒。
生存环境残酷异常。
大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科学家们仍抱有希望。
不排除有微生物,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
地球之上。
联合政府根据这份详尽的观测数据,迅速召开紧急会议。
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
最终决定。
派遣一支探索舰队,前往这颗星球进行实地探查。
很快。
一支小型舰队,承载着人类的期盼,从巨大的太空船坞缓缓升起。
它划破黑暗,义无反顾地驶向深邃的未知太空。
三个月后。
探索舰队正式抵达目标行星轨道。
天文观测中心内,气氛骤然热烈。
此起彼伏的低语声,很快被兴奋的欢呼取代。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
他们紧盯着探索舰队传回的画面。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首次抵达并探索异星。
一次真正的里程碑,被铭刻在星际史册之上。
屏幕上。
那颗淡蓝色星球,依旧被厚重的大气层笼罩。
探索舰队指挥官林峰,眼神锐利如鹰。
他果断下令。
“派遣一艘无人探索飞船,深入星球内部,探查具体情况!”
人类的首要目的,是确认这颗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很快,探测数据显示。
其大气层中竟蕴含高达17.6%的氧气。
这个数据,让所有科学家为之兴奋。
如此高浓度的氧气,对于一个地表几乎没有植物存在的永夜星球来说,显得异常诡异。
它,究竟从何而来?
这强烈暗示着。
某种未知的生命形式,正在进行着活跃的生命活动!
无人飞船,撕裂厚重的大气层,直入星球内部。
这里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十几倍。
剧烈的地质活动,导致陆地上的火山,正大规模喷发。
厚重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弥漫在整个天空中。
飞船抵达地表,舱门无声开启。
瞬间。
密密麻麻的探索蜂群,如同黑色潮水般,汹涌而出。
它们迅速向星球各处飞去,探索未知。
尽管火山灰严重干扰了探索任务。
但联合政府早有预案。
小型力场防护罩瞬间启动,将空气中的火山灰,彻底隔绝在外。
随着时间流逝。
探索蜂群持续回传着海量的地形数据。
舰队指挥中心,一份完整的三维星球地形图,逐渐构建成型。
“舰长!”一名数据分析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根据地形探测,这颗星球地表83%为海洋,17%为陆地。”
“极度寒冷的环境,使海洋完全被厚冰覆盖。”
“陆地部分,未发现任何大型生命活动的痕迹。”
“仅在少数区域,探测到微生物存在的迹象。”
“另外,根据计算,我们在星球东南方向,发现了一处死火山区,那里……”
林峰闻言,轻轻颔首。
他沉声下令。
“接下来,派遣人员降落到这片区域!”
“建造临时驻地!”
“采集地表物质,并捕获微生物样本!”
确认了这颗星球存在生命的极高可能性后,联合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一支精锐的探索队,迅速组建完成。
队伍包括一百名工程师、五十名地质专家,以及五十名生物研究员和科学家。
此次探索,目标明确。
第一,探查并捕获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体,尤其是微生物样本。
不同的生物样本,对人类的生物科技发展,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自从流浪地球以来。
人类在武器和战舰技术方面,取得了爆炸性进展。
这得益于海洛文明的部分科技资料。
然而,生物科技领域,却始终未能同步发展。
它与军事、工程技术,属于完全不同的系统,无法直接借鉴。
第二,则是详细勘测这颗星球。
寻找能够进行爆破的薄弱节点。
最终,将其炸成碎片。
就像当初对待火星一样。
对于那些体积过于庞大,难以直接吞噬的星球。
人类有着一套铁律:先炸碎。
然后,再慢慢吸收其蕴藏的资源。
没办法,这颗星球实在太大了。
如果它小一点,人类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是生存的必然选择。
也是人类文明的生存之道。
林峰的命令,迅速传达至舰队各部门。
所有人员,立即高效执行。
半小时后。
三艘探索舰,从舰队中缓缓飞出。
它们载着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以及数百名科学家,径直驶向星球内部。
探索舰内部。
士兵们身着“破晓A1”系列纳米作战机甲,严阵以待。
这是联合政府科学院的最新科技结晶。
更是人类力量的极致体现。
机甲通体蓝黑交错。
流线型的装甲上,幽蓝的纹路如同电路般闪烁。
它高约2.8米,如同钢铁巨人般伫立。
胸口处,一个闪烁着淡蓝色光芒的三角状凸起,内嵌着小型冷聚变反应炉。
这提供着澎湃动力,让机甲随时都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双眼,是两片连为一体的黑色水晶,透出冰冷的科技感。
面部被蓝黑相间的面甲严密覆盖。
这保护着头颅,密不透风。
脚趾前端,延伸出如猫爪般可伸缩的尖锐爪刃。
它能够牢牢抓附任何地面,无论是岩石还是冰层。
背后,悬挂着一把高频粒子切割刀,寒光凛冽,仿佛能撕裂空间。
另一侧,则是一把电磁脉冲步枪,蓄势待发,等待着扣动扳机的瞬间。
机甲内部,配备了战斗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全地形感知系统、EMP防护罩、生物循环维生系统、红外超视距探测等尖端功能,一应俱全。
这套机甲的设计,几乎达到了武装的极致。
若非考虑到体型和续航限制。
科学家们恨不得在机甲的每一寸表面,都加装武器。
这并非偏执。
而是人类文明,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在危机四伏的宇宙中。
安全,从来不是靠言语来保障的。
它只取决于,手中掌握的火力,是否足够强大!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找不到合适的,这个还算凑乎
a9eef.icu。a9eef.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