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笔 > 历史军事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247章 沿海响应,陕北的变化

第247章 沿海响应,陕北的变化(1 / 1)

至于说为啥紧缺,读过新学的陈海生自然明白。

因为海军的特殊性,他所需的可不仅仅是身体好的士兵。

对于士兵的整体素质,同样比陆军苛刻得多。

这对于全国上下普遍文盲的民国来讲,其难度更是可见一斑。

再加上海军条件艰苦,有钱人家的读书子弟,几乎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加入海军。

所以上级才会把主意打到沿海这些渔民家庭身上。

陈海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后目光坚定道:

“如果组织真的需要,我愿意加入红军,给小陈村的乡亲们打个样。”

“这怎么行!”陈贵以为自己儿子考虑到自己身体,应该会拒绝。

没曾想这个傻小子,居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有些生气道:

“海生,这当兵是随口说说的吗?那是要打仗,要死人的,你要是死了,咱们家可咋办?”

安抚着父亲坐下,陈海生缓缓道:

“爸,咱们家世代渔民,可如今只能在近海捕鱼,是谁害的你应该知道。”

“如今国家危亡,倭寇虎视眈眈,要是再不发展军力,咱们国家就完了。”

见父亲沉默不语,陈海生继续道:

“现在咱们还能在近海捕鱼,等到鬼子真的打过来,估计连咱们出海打渔的地方都没有!”

这话倒是戳中了陈贵的痛处,渔民要是没了捕鱼的地方,靠什么生存。

鬼子明显就是要让这些渔民去死的节奏。

如今红军招募海军学员,明摆着就是针对鬼子的海军。

要是他们渔民都不站出来积极响应,身后的这片海,迟早会被鬼子给吞并。

其实在苏文那边,闵省人民反抗鬼子一直都是非常积极的。

省会城市更是前后两次击退鬼子。

所以即使紧邻宝岛,鬼子也从未完全占领过闵省。

可以想见,闵省百姓在民族危难之际所爆发出的血性,还是非常值得褒奖。

陈贵重重的吞出了几口焊烟,咬着牙道:

“东洋鬼子,甘霖老母!它不想让咱渔民活,咱们就跟它干到底!”

随后看向自家儿子:“海生,要是你觉得自己可以,那就去参军,把鬼子赶出咱们的捕鱼场!”

“那...那我呢?”说话的是陈海兰,“周代表不是说女子也能当海军吗?我也想打鬼子。”

陈贵刚想出言喝止,便被儿子陈海生给拦住了,随后他看向周福临:

“周代表,咱们红军有女战士这个我知道,但是海军,真的需要女兵吗?”

“需要啊!”周福临毫不犹豫道:

“上级首长说了,海军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能仅限于男子,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全民族的潜力。”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尽快发展出自己的海上力量。”

闻言,陈海兰一脸的欣喜,花木兰的故事她可是听了无数遍。

如今有机会成为海上花木兰,她自然十分向往。

随后看向自己阿爸,渴求道:“爸,我也想加入海军。”

陈贵先是一怔,随后摇摇头道:

“唉~,女大不中留啊,你想去就去吧,路上跟你哥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当天晚上,小陈村便在祠堂召开了族会。

有了村长家打样,加上对鬼子无比的仇恨。

几乎所有渔民家的后生仔,全都选择加入红军。

总共五六十号人,不日就将统一前往陕北。

翌日,武荣支部便带着大洋,按照先前承诺的那样,按照人头分别分发50块大洋的安家费。

收到钱的渔民家庭虽然十分感动,但一心抗日的他们纷纷表示即使没钱也要出人出力。

不过发放安家费的政策,是上级首长早就商量好了的。

如今的红军压根就不差钱,先不提海量的黄金,就连大洋都多到没办法计算。

当然,大部分都是依靠红星商社的各种生意所赚来的。

所以按照上级首长的意思,与其让大洋放在银库里发霉生锈,不如合理的用出去。

这便是所谓的财散人聚。

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的闵省沿海。

就连粤省、J东半岛等沿海地区,都有各个支部在发展海军学员。

并且全国的高校同样在行动,那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否毕业。

哪怕是刚入校的新生,全都在红军的招募范围。

一时间,全国上下高校的理工科学生,便发起了一股退学潮。

如此这般,红军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便凑齐了将近1万的理工科人才

还有四千多名沿海渔民子弟。

这些人经过筛选,除了很大一部分会直接加入海军序列之外。

剩下的会作为技术兵种进行重点培养。

尤其是懂机械的工科人才,除了一部分并入海军。

剩下的全部都会并入那6支山猫合成旅。

陕北。

在这里待了将近一个月的苏文,切实感受到了这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今这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工业。

不仅有了自己的火力发电厂,还借此发展了一些机械加工厂。

如今,很多军事设备的零部件,都能通过自己生产而加工出来。

当然,相关原材料,尤其是特种钢材等等,仍然需要苏文从那边进行采购。

但这都不算事,毕竟以祖国那产能。

仅仅一个小县的钢铁产能,就足够这边使用,而且还富裕。

这也算是变相为国家清理产能。

而原油的开采和加工,因为有了后世更为先进的设备。

其产量和加工数量,同样翻了数十倍。

如今光陕北几个主要油田,每天能开采的原油就达到了几千吨。

每天能加工的原油数量是两千吨以上。

加工出来的柴油和汽油,总数也超过了1000吨。

因此,现在的红军的机械化部队所需要的燃料,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要不是考虑到需要存储油料以备不时之需,上级甚至还动过用原油跟后世交换的心思。

至于说轻工业的发展,这在苏文看来,暂时没必要。

首先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人才发展轻工业,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自己的基础工业。

其次是苏文那边的轻工业异常的发达,而且生产成本低廉。

与其自己生产一些小的五金件啥的,不如直接实行拿来主义。

真要是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其成本至少也是后世的许多倍。

当然,像后世苏联那种头重脚轻的工业发展肯定是不可取。

等到将来时机成熟,苏文肯定会把相关轻工业设备,陆续送过来。

d21d965.top。d21d965.top

最新小说: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策骑天下 寒门枭士 重生后渣夫变了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当官哪有种地香 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大明:从奴仆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