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青铜器(1 / 1)

【提到商周,不能不说的东西就是青铜器。

展示台上摆放的这些就是那个时候商朝的青铜器。

那个时候周朝还没有成为这片大地的主宰,他们只是商朝的封国。

现代人将商周的青铜器研究的很透彻。

从商朝到周朝每一个不同年代的青铜器它们的特点也不一样,发展方向基本就是越来越复杂。

商朝早期的青铜器很朴实无华,没有什么装饰,到中期慢慢有了简单的装饰,但器型整体还是以庄重典雅为主。

到了后期,青铜器也趋于繁复,上面会印上各种不同的纹路,有饕餮纹、云雷纹、龙纹等等。

商朝的青铜器威严生动而又神秘,纹饰有一种狰狞的美。

西周的青铜器继承了商朝的特点,这个时候技术已经有了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器型。

青铜器厚重结实、雄伟庄严、花纹繁复。

到了春秋战国,青铜器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时候发展最大的就是花纹。

原来的花纹都是一些想象中的野兽,这时候大家普遍开始把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放在了青铜器上。

有采桑、宴乐之类的场景,让人更了解那个时期大家的生活状态。】

摆台上的大鼎,确实有一种庄严的美。

秦汉时期,大家以前没有特意关注过这种变化,现在才发现正如唐晓所说。

有人有了新想法,不知在后人眼中,大秦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想必是美不胜收。

东汉之后,大多数人其实没有见过青铜器。

大家日常用的都是铁器,青铜器已经成为了过去的记忆。

摆台台上有好几种青铜器,他们也只认识一个鼎。

青铜器做的鼎确实古朴大气很多。

那大大的双耳,古朴坚实的三足,最重要的是顶上那简单又不失意象的纹路。

就算是对器型完全不懂的普通农人见到这样的东西,在心里也会赞一声,真美。

屏幕上的青铜器颜色早就变了,嬴政明白,这是氧气的作用。

要是他不知道什么化学知识,就算有人把这些东西摆在他眼前,他也不敢认为这是青铜器。

他眼里的青铜器是黄色的,有一种凌厉又富贵的美。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东西完全变了,换了一个颜色,它们反而显得更加古朴,更加庄严。

【那边有一些特别的青铜器,咱们可以过去看看。】

光拿眼睛看,很多人已经发现了这里的青铜器和刚才的完全不一样。

这些青铜器一个个都很小,上面刻的一般都是牛马羊,这些普通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动物。

和之前的那些比起来,从器型到纹饰,简直是天差地别。

只是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

秦汉的百姓还是能说出个道道来的。

【这些东西是在陕西北部地区被发现的,那个时候,在这片地区生活的人不是商周的子民。

他们是一些少数民族,有猃狁、鬼方、犬戎等。

这种不同取决于双方的生活不同,这是农耕和游牧最大的区别。

以农耕为生的人注重安稳,他们所用的方方面面都在追求以大为美。

像是刚才看到的那尊大鼎。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游牧民族也有这么一尊大鼎,他们拉着他东奔西跑,看着也够累的。

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机动性,他们使用的东西大多小巧精致,就是为了携带方便。】

确实是。

仔细看看,这些东西不仅小,而且看着也挺单薄,最重要的是大多物品上面都有双耳,想必就是为了穿绳,方便携带。

嬴政冷哼了一声,这也不是全部原因。

还有一层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青铜产量,只能抠抠搜搜的弄些小玩意儿用。

看到这里,1号展厅的第一个屋子也就看完了,唐晓收回心神,准备往前走。

展厅的摆放还是很有趣的,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来的。

【大家跟我往前走。】

走过几米略微昏暗的走廊,一个新的地方映入眼帘。

这里面摆放的东西一看就要珍贵,很多东西都是一个东西,一个单独的玻璃框罩着。

打眼扫过去,全是青铜器。

【武王伐纣,大家应该都知道。

我想请问大家,武王伐纣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情挺重要的。

这关乎着商的结束,也关乎着周的开始。】

这有些不好说。

不管是商朝还是周朝,甚至现在的大秦,用的历法已经有了好几次变化。

准确的时间还真说不出来。

嬴政也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时间,大概也就在800多年前。

西汉刘歆用自己所创立的三统历再结合后世的公元之说,大概将他所知道的武王伐纣的时间节点确立在了公元前1122年。

算完之后他又挠了挠头,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明朝,许仲琳看了看手里的《封神演义》,满眼期待着唐晓接下来的话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太想知道武王伐纣究竟是什么时候?

先前说到周朝,只是让人想到了武王伐纣,现在竟直接说起了武王伐纣。

有些对故事痴迷的人,对说书先生说的《封神演义》,差不多都能倒背如流。

他们认为自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可在记忆中翻了翻故事,好像从来没有特别说明武王伐纣的时间到底是哪一年。

【关于这个时间节点,学术界也有过争论。

直到一件青铜器的出土,这才成功确认了时间。

那件青铜器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尊利簋。

这尊簋也是现今所知周朝最早的一尊青铜器。】

打眼看过去,这尊青铜器上面全都是纹饰,刻的那叫一个满满当当,一看就不是凡物。

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特殊的器型。

圆形两耳方座,上面的口是打开的,上半部分像一个放大了的酒杯。

下半部分是个正方体,看着方方正正的,整体形状确实很少见。

这种形状一看就是我国的,虽说如今不太见得到,可这天圆地方的理念却是一脉相传。

【利簋上的纹路是饕餮纹,看着很是威严霸气。

考古人员从这座器物的底部发现了铭文,有四行,总共33个字。

正是因为这些铭文才让武王伐纣的时间节点精确到了小时。

原来这座方簋的主人名叫“利”,这位“利”跟随武王伐纣立下了功勋。武王为了褒奖他就赏了他一些金属,他用那些金属做成了大家眼前的这座簋,在上面刻上文字,用来祭祀先祖。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这是说武王征商成功的时候,那天正好是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

当然,最重要的是早前我们已经知道了武王伐纣的大概时间,通过碳14对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给出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

知道了这些消息,专家再通过古籍里的一些星象记录,通过计算轻而易举就知道了,那个时间就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7点。】

这个时间确定得可真是精妙。

很多人听了半天就只明白了后世通过计算得出了结果。

至于什么碳14什么东西,他们完全听不懂。

荣禄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只知道了个结果,他反而想亲自算算。

反正咸阳宫里有以前的星象记录。

岁星就是地理书当中的木星,这么一来计算就有迹可循。

说干就干,孩子当下就往藏书楼钻。

他计算的热火朝天,其他人已经跟随着唐晓的视角,慢慢把剩下来的青铜器看完了。

这些青铜器告诉了人们不少事情。

周共王时期,普通邻里之间因为田地发生了矛盾,最后通过大臣的调解,矛盾被完全消弥。

这和大家的认知不一样,有的读书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奉行周礼,土地是国家的。

可铭文里明明确确的记载着,这两家人因为想交换土地,从而引发了一些矛盾。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对于土地的认知慢慢已经有了变化。

看了不下百种青铜器,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上面印有象纹的青铜器。

在明清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大象这种动物都是由别国进贡的,自己国家是没有的。

现在他们知道了,早在周朝时,大象就已经被祖先们驯养。

这种动物看着憨憨笨笨,长长的鼻子又时常引人发笑,可可爱爱。

先前唐晓还说带大家去动物园,想必后世的动物园肯定有大象的存在。

真想赶快去啊!

最新小说: 两眼一睁就是杀,都重生了磨叽啥 诡异游戏竟是我老家? 火影:乐子神一样的宇智波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九转尘神诀 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 穿越古代:开局被人灭了满门 原神,长枪依旧 恋爱NPC在噩梦游戏 恶雌一心离婚,兽夫们疯狂团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