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地宫(1 / 1)

“都挖了那么多次了,肯定被盗过呀。”

“这可不一定,秦始皇那是什么人物?

人家那陵墓大着呢,小孩儿放羊怎么可能误入?这故事有点扯。”

秦朝

嬴政心里有了底。

他了解自己的陵墓,这些记载有的太不靠谱了。

直接一眼假。

不过倒是项羽的所作所为让他很意外。

先前他见过项羽了,13岁的小孩,看着确实有些不凡。

不过,有理想,有抱负是好事,性子太过高傲,独断专行可就不是好事了。

就拿对待他的陵墓来说,项羽和刘邦的选择截然不同。

这两个人对上了,最后赢的人肯定是刘邦。

【秦始皇陵墓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墓葬,总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有多大呢?

给大家做一下对比,唐朝时长安城大约是80多平方公里。】

没想到这秦始皇陵那么大。

百姓们瞧了个稀奇。

长安城在大唐人民眼中,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城市了。

没想到,秦始皇的墓葬竟然能占长安城一大半。

这是人力能办到的吗?

【原先大家对这座墓葬认知应该就只是骊山那硕大的封土堆。

关于这座墓葬的传说很多,兵马俑被发现之后,大家惊诧于秦始皇陵的地下结构如此复杂。

有关陵墓的传说又一次被大家提及,之后,又添了不少新花样。】

关于秦始皇陵,史记里面也写了不少,再加上他们道听途说来的传说。

大家开始讨论起了始皇陵。

“我听说那里面有人鱼油做的灯,永世不灭。”

“不对,不对,我听说那里面全是水银,水银做了山川湖海。

秦始皇的棺椁就飘荡在这些山川湖海上。”

“对对,我也听过这个说法,据说他的棺椁一直飘荡在水银上,每隔一段时间他的棺椁都会撞击金钟。”

听了这话,先前说话的人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胡说的吧,按你这个说法,秦始皇的棺椁岂不就成了一个撞钟的木头?”

说话的人想了一下,也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个说法确实挺搞笑。

【兵马俑出土之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保卫秦始皇陵的阴兵。

兵马俑被发现的地方距离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大概有1.5千米的距离。

兵马俑正在缓慢发掘,大家对这1.5千米的距离可是好奇不已。

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秦始皇地宫和兵马俑之间有地下隧道相连。

也有人说,地宫不在封土之下,而在骊山的最深处。

但是这两种说法的后续都跟着一句话。

那就是,到了阴雨绵绵的时候,这些地下军团会复活,会穿梭在秦始皇陵的地道里,热闹的很。

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的想象。

不过问题来了,秦始皇陵底下到底有没有地道呢?】

朝臣们将询问的眼神看向了李斯。

笑话,整个大殿只有陛下和李斯知道。

他们不敢看陛下,看看李斯还是可以的。

李斯本人一言不发。

众人也默契的移开了眼神,可惜了,所有位面知道细节的,可能也就是他们身边这两位了。

只是李斯肯定不会说。

嬴政坐在座位上,居高临下,看着底下互相使眼色的朝臣,有种猫逗老鼠的感觉。

大家对他的陵墓这么感兴趣,这一点他倒是没想到。

不过唐晓这么一说,确实彰显了大秦国力。

他的陵墓是第一陵墓,第一陵墓配千古一帝,绝配。

【2002年,国家开始了对秦始皇陵的精准探测。

当然,几十年前的挖掘帝陵给文物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在那之后,国家也说过不会再主动挖掘皇帝的陵墓。

所以这次探测是用的科技手段。

大大的封土堆矗立在那儿,大家自然好奇。

探测结果表明,封土堆下有地宫,不过没有发现地道。

地宫是九层台阶的形状,总共的高度是30米。有木结构,还有青石结构。】

九层!

这倒是符合皇帝的身份,九五至尊的待遇,不是普通人能用的。

有人注意到了,唐晓说,几十年前他们挖过帝陵。

听这名字也知道,这是一座正儿八经的皇帝陵。

“哪个皇帝这么倒霉?

挨过了那么多乱世,最后在唐晓她们那个时代,墓被挖了。”

朱元璋吃着干果,笑得乐不可支。

这倒霉孩子肯定不是他们老朱家的。

大家也觉得好笑,哎,真是太倒霉了。

【很多史书都对秦始皇陵有过记载。

经过这次探测,很多东西与史书上的记载不谋而合。

汉书中记载过,秦始皇陵,下彻三泉,合采金石,……,上成山林。

一字字,一句句,一条条都被印证了。

首先是下彻三泉。

地宫不是在地面上建了,然后起了封土堆。

相反,地宫的深度很深,基本是30米,1米是30寸,大家以后遇见了这个长度自己换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深度,比历代秦王的墓葬都要深。

深度一深,这就不免渗水,后世好几个皇帝的墓葬都渗水了,现在他们的棺材还在水里泡着呢。

墓室和骊山的中间,有好几层沙层,其中,有三层较厚,骊山附近的地下水就从这些沙土底下往上涌。

这就是三泉。

陵墓有渗水肯定不行,工匠们在地宫周围做了很厚的青膏泥来隔绝地下水。

有多厚呢?大概有17米。

然后又覆盖了21米的黄土,用这些东西作为地宫的防护罩,可谓是妙绝。】

雍正一直担心他汗阿玛的陵寝,照他看来,当初的位置选的就不好。

风水好有什么用?地下水解决不了,再过些年头,真得泡水里了。

想到这儿,他联想起唐晓的话。

莫不是,被泡在水里的棺材就是阿玛的,不会吧!

【地宫基本是由青石构建而成,不用多说,肯定很大。

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多年下来,没进水,也没坍塌,还好好的在地下,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考古人员发现了被破坏的铠甲坑,这些铠甲都是由青石片穿成的,经过复原以后,这些铠甲的制作方式与汉朝皇帝下葬时穿着的金缕玉衣高度相似。

所以大家也把这些叫铠甲叫做铜缕石衣。

这两条都契合了合采金石。】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汉朝的皇帝扼腕叹息。

果然,他们的墓保不住了。

刘彻最生气,他这个人,把这些东西看的本身就很重。

长生是假的就算了,现在连墓葬都得遭殃。

地宫那么大,全都是青石制成的,那地宫的顶是怎么做的呢?

搞建筑的人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秦朝那个时候有什么了不得的技术吗?

他们想不出来。

可惜了,看不见这地宫的顶究竟是怎如何做的?

只能空想。

最新小说: 诡异游戏竟是我老家? 恶雌一心离婚,兽夫们疯狂团宠她 恋爱NPC在噩梦游戏 九转尘神诀 两眼一睁就是杀,都重生了磨叽啥 火影:乐子神一样的宇智波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原神,长枪依旧 穿越古代:开局被人灭了满门 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