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麦每个月都要去善堂两次。
月中一次,月底一次。
虽然平时沈管家那边也都安排了人在这边照料着,但冬麦总有点不放心。
哪家都有恶仆,定国公府也不例外。
五年前,不是也有一个恶仆欺上瞒下的,克扣了孩子们的生活的银子。
要不是冬麦过来了一趟,看到孩子们穿的棉服里,不是蓄的棉花,反而是一些芦花,还发现不了那个恶仆呢!
也是从那时候起,冬麦每个月都会过来两次。
恶仆最可恶,不止是会虐待孩子们,还会糟蹋了自家小姐的一片好心。
“冬麦,你看,虽然说我们绣的这些东西卖不了什么银钱,但是给孩子们穿着也挺好的。”辛姨娘兴奋的给冬麦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
现在她虽然能靠教人泡茶挣银子了,但每次看到冬麦手里拿着针线活的时候,她还是会忍不住上手。
不能卖钱又如何?
她现在已经不靠针线活挣钱了。
这就是夫人说的,一切都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活计来......
冬麦伸头看了一下,还是叹了口气。
“你这做的有点小了,这里的孩子们长的快。
春天给做的衣衫,到了秋天说不定就短了。
不管是裤子还是衣衫,袖子和裤腿最好都长一点。”冬麦交代。
辛姨娘猛点头。
对,这里的孩子每年只有两季衣服,不像是府里,她们的衣服多的穿不过来。
还是要留长一点。
辛姨娘很快就接受了冬麦的指导,将手里量的尺寸又往下面放了两寸。
冬麦看着辛姨娘认真的样子,也得意的笑了笑。
看自己多会调教人,一向娇气的辛姨娘让自己调教不也很好了?
果然,府里没有国公爷在也挺好的,满府上下都一片祥和......
想到辛姨娘第一次跟着自己来善堂的时候,带了一包锦缎做的衣衫......
冬麦一下就又笑出了声。
这笑声可把辛姨娘给吓了一跳。
她认真看了看手上的活计。
没走错针啊,虽然针脚不是那么平整,但肯定没走错。
还有,自己用的线也是按照冬麦说的,用的棉麻线,没用那种彩线。
所以,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那冬麦为什么笑呢?
还笑的那么没遮拦.....
“我知道,你在心里肯定在骂我大傻逼。”辛姨娘一边继续拿着针走线,一边赌气说道。
冬麦......
“你怎么知道的?”冬麦坏笑着问道。
辛姨娘......
“你......冬麦,我以后不给你泡茶喝了,你以后别想喝到我给你泡的茶。”辛姨娘气道。
冬麦一见辛姨娘好像的真的有点生气了,这才过来哄了一下。
“我在心里没有骂你大傻逼。
不过,我却在心里说你是小傻子了,这点我承认。”冬麦认真说道。
辛姨娘一愣,忙问道,“你说谁傻呢?我怎么傻了?”
“怎么不傻了?好好的金尊玉贵的生活不过,和我到郊外来干活。
还有,一个月拿了那点束修银子,一半都给我,让我拿到善堂了。
你这不是傻是什么?”冬麦笑着说道。
辛姨娘抿了下嘴唇,然后就笑了。
“我高兴,我心里舒坦,看着那些孩子们叫我,穿着我给他们做的衣服,我心里就高兴。
虽然夫人说了,做好事不求回报。
但见那些孩子们记得我,每次对着我笑,我心里就高兴。
冬麦,你想啊,我是除了定国公府,没有其他地方可去的人。
以后等我老了,走了,哪怕是有一个人能记得我,记得我曾经做过一点点的好事,是不是就值了?”辛姨娘笑道。
冬麦点点头。
“没错,小姐说的,做好事不求回报。
但有的时候,做好事了,该提还是要提的。
你看,每次府里在布施的时候,要是有人问是谁家布施的,我总会说是我家小姐布施的。
我还会和那些人说,回家了要是立长生牌位的时候,可要记得我家小姐的名讳。
千万不能写错了。
可以不记得我,但是必须要记得我家小姐。”
辛姨娘有点钦佩的看着冬麦。
看看冬麦多会做事情啊,难怪夫人最喜欢冬麦呢!
“冬麦,你真的是把夫人当成亲人来看待了。”辛姨娘感叹。
冬麦立刻点头。
“这不是应该的吗?我的命是小姐救的,要不是小姐,我还不知道被哪家买走了呢!
或者说我连卖自己都卖不出去呢!
所以,我对小姐还有问题吗?”冬麦问道。
辛姨娘立刻摇头。
“没问题,应该的,夫人是京城里最心善的人了,不像别人家的那些夫人,面甜心苦,想着法子折磨别人。”辛姨娘说道。
冬麦正要点头,却看到几个孩子一蹦一跳的跑了过来。
“冬姨娘,辛姨娘,吃果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自己摘的,这叫甜姑娘,好吃呢!”
“这是最早熟的一批,我们找了好久的,其他的要一个月后才能吃到呢!”
“我们洗过了,洗了两遍呢!”
......
孩子们一边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一边把好容易找到的野果子放到冬麦和辛姨娘面前。
“你们自己怎么不吃?”辛姨娘笑着问道。
“再过一个月的,山上还有各个沟渠里,到处都是,那时候我们再吃。
你们来的少,吃的机会也少。”领头的大孩子说道。
冬麦笑笑,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拿起一个甜姑娘丢进了嘴里。
“好吃,谢谢你们了,妘娘,你也歇会儿,也吃一点。”冬麦示意辛姨娘也吃两个。
孩子们辛苦摘来的,不吃他们会不安心的。
辛姨娘也明白冬麦什么意思,忙也放下手里的活计,拿起一个甜姑娘放进了嘴里。
“好吃,谢谢你们!”辛姨娘也笑着说道。
孩子们都笑了,然后在冬麦和辛姨娘身边都围着坐了下来。
这些孩子是上一次和北胡的一次冲突里阵亡的将士们的孩子。
当时定国公心疼这些孩子,就让人把孩子都接到了京郊这里安顿了下来。
眼看着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上官槿也有点发愁,该怎么安顿这些孩子了......
虽然很多孩子想去北地,但上官槿总觉得也许有更好的安排。
这些孩子,最大的已经有十五了,最小的也有十一岁......
冬麦一边看着这些孩子,一边想旁敲侧击的问问,他们除了想去北地还想干什么。
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
定睛一看,居然是定国公府的沈管家手下的人。
“辛姨娘,夫人让您现在马上跟着我们回去。”
正想吃第二个甜姑娘的辛姨娘手一抖。
“冬麦,夫人叫我一个人回去,是不是想卖了我啊!”辛姨娘紧张的问道。
冬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