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自然知道,欧阳震最后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同时心里对欧阳震一家,
又多了几分看重,懂眼色知进退,这种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招人喜爱的。
“那就一言为定了,说实话这两家的宅子是真不错,里面该有的一应俱全,
等过完年你们一家过来,带着行李被褥就能住了,那些小点的院子,你们若是稍稍修缮一下,
倒是很快就能租出去,若是要招人帮忙就告诉我,当初老叶回来时,他家这四合院,
就是我找人帮忙的,都是些手艺人,早些年前干的就是这个,做事手脚非常麻利,
总之一定让你们满意。”
这个问题他们早就考虑过,到时候去房管所签署合同就行,不怕有强行占据的情况出现。
欧阳震是懂得这方面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有懂行的在,
自己只需要出图纸就行,父母的年岁大了,年后还会冷上一些时日,还有些时日,
也不知这方面的材料会不会难买,转念一想自己在这纠结什么,反正还有时间,
到不如把人约过来详谈,“那我就先谢过王老了,您不说我原本要是想要问的,
我家那边属于南方,最冷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天,不像京市这边的温度,说起来家中还写地方,
还需要找人帮忙,我这初来乍到的,什么也不懂,还要劳烦您介绍了。”
“我也是无意间提一嘴,那老师傅就住在我家附近,你这边若是要赶在年后住,
等我回去就帮你问问,看看他什么时候有空。”
“那感情好,就这么说定了。”
“老爸、这几年彦鹏表哥他们也存了些钱,来之前他们就商量好了,也想要买上一个小院子,
等以后工作总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吧!彦鹏表哥、小晴?”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一下子让三人愣在当场,好在钱彦鹏的反应够快,“是啊!
小舅,这几年我们跟着小浩山上山下的跑,挖了不少的药草,手里也存了点钱,
卿卿说钱存在那没意思,倒不如买成房子,看得见摸得着,户口也能跟着一块落下来。”
他的这番话乍一听没什么,但王老是谁,他能不明白吗?京市这么多外来户,
大多数都是在工厂里上班的,有些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没能买上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有了房子后,这里面的道道可多了,首先就是能落户,粮食关系也能跟着转过来,
落不了户就没有粮食供应,这年头什么就要靠钱票,尤其是家中孩子多的,
在大队上还好,每天上工不至于饿着,但在城里就不一样了,没上工就没有工分,
自然也分不了粮食,只能用钱去买,长此以往家中更存不下钱,这小丫头不简单啊!
小小年纪就能想的这么透彻,以前老叶头总在自己面前,夸赞这小丫头聪明,
现在想来所言非虚。
闺女愿意护着的人,自己当然是一百个赞同,更何况这还是自己的亲外甥。
小晴那丫头就更不用说了,上学那块两人就要好,更别说下乡的这几年了。
“那些个院子大家都去看过,左右还有时间,那你们就好好商量一下,到底想买个什么样的?”
这下房子是有了,什么样的他们是真没想过,来之前说出的是,最好全都买在附近,
这样的话还能时常见面,别的倒还真没考虑过,想了好半晌无果后,几人的视线全都看向了欧阳卿。
“表妹、你也知道我这人,向来没什么主意,我手里有多少钱,来之前就告诉过你,
要不你帮我看看,买什么样式的。”
“是啊!卿卿、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不过我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要跟大家在一块。”
见两人都说了,欧阳燕也不敢落下,赶紧举手表决,“别问我我也不懂,
要不小婶你和卿卿一块帮我看看,只要跟大家在一块就行。”
叶厉浩原本也想跟着一起的,但自家爷爷早就提过一嘴,家中不需要他买什么,
上一辈留下了许多祖产,但看着小伙伴们都这样,他也有些眼热。
三双热切的眼眸看着自己,欧阳卿一时有些无语,怎么办小伙伴们太爱黏着她了。
好吧!谁让她这么招人喜欢呢?
“这样吧!这毕竟是大事,我先给你们分析一下,若是觉着合适,你们就考虑一下。”
闻言三人连连点头,这还真不是他们黏人,实在是卿卿太厉害了,每回有什么事,
她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反正跟着她就从未出过错。
“彦鹏表哥去的晚,咱们三个手里的钱差不多,我觉着院子要买,铺子也要买,
知道是为什么吗?”
欧阳卿反问道,三人听完连连摇头。
“小晴、燕燕姐你俩的院子,可以买大点,以后就算是不住,也可以先放着,
就当时是投资了,有两个选择三进或是两进,看你们的需求先买一个,至于表哥你可以直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买个二进的先住着,至于大点的,等你手里有钱了,可以再入手。”
见她说完向小晴把心中的疑惑,给问了出来,“卿卿、有了住的地方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还要去买铺子,现在也不能做买卖,就那么空着吗?”
“就像是你说的,以后得事情谁说的准,以前咱们都要下乡,高考都停了这么多年,
还不是突然就恢复了,咱们的眼光要放的长远,你们知道一个大学,有多少的学生吗?”
众人齐齐齐齐点头,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绝对是史上最多的一次,等开学的时候,
绝对非常的壮观,青山大队的消息虽然闭塞,但他们出去后,也是看过报纸的,
今年全国约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光是录取的就有27.8万人,也就是说平均20几人里面,
就有一人被录取,那也就意味着,等开学后有数以万计的学生,涌入到京市。
“人多了要买的东西,自然也要增加,等到了那时候,你们还觉的光凭国营饭店和供销社,
就能满足这么多人的消费吗?”
好一个言辞犀利的小丫头,年纪轻轻就已经,考虑到了那么长远,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突然他很是羡慕欧阳震夫妻俩,自己家的几个臭小子,没一个遗传到他的睿智,
“欧阳、小周、你们这闺女不错,这其中好些个弯弯道道,就算是到了我这把年纪,
也不一定能有她看的透彻,这以后到底哪家的小伙子,能配得上这小丫头啊!”
夸自家闺女夫妻俩能不高兴吗?欧阳震决定了,等下次来时,定要多给他拿些好茶叶和酒,
“这丫头从小就古灵精怪的,主意也不是一般的大,她的这番说辞,我们做父母的也是头一回听见。”
闺女确实是长大了,现在就连几个比她大的,都找她拿主意,他们这对老父亲、
老母亲、忽然觉着与有荣焉是怎么回事,唉、现在想来还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京市是咱们得首都,等毕业了,会有人不想留在这吗?真要到了那时候,
房屋势必会不够住,到时候价钱自然也跟着起来了,人多了需求量就大,
以后得事谁又说的准,小晴你不是喜欢做糕点吗?反正手里也不差钱,倒不如先准备着。”
爷奶的手艺传到他们这一辈,也就是她爱鼓捣这些,爸妈和大哥就更不用说了,
若真像卿卿说的那样,她也可以寻个由头把爷奶接来,大不了以后爷奶跟着自己,
左右在大嫂眼中,他们都是多余的人,以前对自己没多好,那以后自己也跟他们不相干。
“我都听你的,那我还是买间后面带院子的吧!真要有那一天,我在前院做糕点,
爷奶他们住后院,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他们也能教我。”
欧阳卿连连点头,孺子可教也,“燕燕姐、表哥、铺子的大小,你俩自己决定,
我建议你们先买,就算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租给别人,还能多一份收入。”
“表妹、我也想买,但人家不是指明要黄金吗?那玩意我们是真没有,要不我还是再等等。”
这下别说欧阳卿了,就连欧阳震夫妻俩,简直都快要,被这傻外甥给气笑了,
自家闺女都开口了,这还算是事吗?
“你这孩子未免也太实诚了些,只要是你们想买,这些事我们会解决,其他的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闻言钱彦鹏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他不是没想到这茬嘛!
“谢谢小舅、小舅妈。”
“你这孩子、自家人这么客气干啥,不过等回去了,这事可千万不能,跟你爸妈他们透露一个字,
不是舅舅、舅妈对他们有成见,实在是你爸妈那人沾了就甩不掉。”
这些话虽不是很好听,但确实是实话,外公、外婆管了他们半辈子,最后倒还成了仇人,
那时候自己小,很多的人情世故都不懂,直到下乡后,才知道父母、兄弟的嘴脸有多难看,
老人帮衬是看在情分的面上,爸妈他们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原先这个道理自己虽不懂,
但好在及时悔悟,没让这些亲人寒心。
“舅妈、我知道的,考上大学的事,回去后我也不会说,就让他们一直以为,
我还在村里吧!等以后他们年纪大了,该尽到的义务,我决不会推辞。”
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下乡这么些年,家里没给他寄过一封信,是啊!
自己活的好坏与否,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左右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可以随时被丢弃的那个。
“你能这么想就好,这都是一个大小伙子,马上都要念大学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别多想,
好坏念书才是大道理,你要明白——知识学到了就是自己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彦鹏哥、我本就是京市人,爷爷说不需要我再买什么,你的钱若是不够用,
我可以先借你,等以后你有了再还我也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彦鹏哥家中的情况,他多少还是知道些,好歹两人同在一个屋子里,住了两年多,
自己虽没有爸妈,但是有爱自己的爷爷,不像彦鹏哥从未收到,父母兄弟的一封信。
“谢谢你、小浩,但是真不用,我买小点就是了,反正就我一人住。”
“好吧!你要是需要的话,随时说一声就行。”
接下来的事情商议的非常的顺利,最后三人都决定先买个二进院,除了可以继续做邻居外,
平时有事还能相互照应,向小晴和欧阳燕两人,都要一间带后院的铺面,
钱彦鹏则是选了间中等的,并且还约定好,等明天一块去信用社取钱,之所以这么觉得,
也是想着手里多留一点钱,毕竟往后的几年,他们的重心都要放在学习上。
眼见天色暗了下来,叶伯胜看诊出来后,没打算回医馆,而是直接回了自己家,
孰不知那些人,眼瞧着医馆快关门了,还未等到他的身影,干脆一窝蜂似的,去了南井胡同。
这不叶老刚进院子,就被匆忙赶来的,三家人瞧了个正着,原本还存在竞争关系的三家人,
在听闻昨天的消息后,立马就拧成了一股绳,决心先一致对外。
三家的男人都是国营厂的干事,情况相同家中本家的亲戚,在政府部门上班,
有时候人际关系就这样,只要有心拐着弯都能沾上点关系,至于为什么会起这个心思,
完全是听闻叶老孤家寡人,打着即能学一门糊口的手艺,又想吃绝户的主意来的。
“老吴、你再跑快点,我刚看到那老头子进去了,明明答应了,只要咱家的孩子考上医大,
就考虑收徒的,这怎么转眼就翻脸不认账了。”
“你这婆娘倒是赶紧跑啊!紧盯着我干嘛!若是被那两家抢先了,有你哭的份。”
边跑还不忘记说话的是三家人之一,姓吴、名叫吴东是国营罐头厂的车间主任,
此人极其擅长钻营,之所以会把主意,打到叶老的身上,完全是一个意外,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想升官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那天他凑巧去给人送礼,
正好遇上那家来了客人,本打算告辞的,就正好听到来人说好叶老的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回去后他就琢磨了好久,期间还不忘打听叶家的事,
得知叶家就剩下一个孤家寡人后,夫妻俩就打起了心思,这才有了后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