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先生很有诚意,他想,如果不是什么大事,他倒是可以帮一帮。
“先生快别多礼了,有什么事说出来,能帮的我一定不推辞。”
具体什么事,曲染云肯定不会说,只说家里有事,需要立马出宫。
出宫这事可大可小,上面要是宽容,根本一点事没有,如果上面追究的话,那也是大事。
三喜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要不要帮他。
曲染云看到他犹豫的表情,知道有戏,立马掏出自己怀里的玉佩递过去。
这枚玉佩是她当时在九天门偷伞的时候,顺手摸的。
很成色很好,曲染云不知道具体的价格,当时她的想法是,能放在珍宝阁里,肯定很值钱,带着等她流浪江湖没钱了,就给卖了。
没想到,居然在这派上了用场。
三喜看着被曲染云塞过来的玉,触手细腻光滑。带着淡淡的绿色,宛如春天的嫩叶,清新自然。
就这么瞄了一眼,不用细看,三喜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他假意推脱,“曲先生真是的,这么客气做什么,能帮的忙我肯定帮啊,这样,我去请示请示我干爹。
至于这玉,一看就是好东西,先生还是拿回去吧。”
曲染云当然不会拿回来,从三喜的神色就可以看出,他很满意这个礼物。
“我拿着也没有,给公公把玩吧。”
他感叹曲染云会做人,这么好的玉说给就给了,事情一定很紧急。
他拿了东西,自然会帮着办事,“先生等我一炷香的时间,我马上回来。”
曲染云点头,她对三喜其实挺有好感的,人家最起码拿了东西,办事很积极。
拿了好处还不办事的人,这宫里大有人在。
且说三喜公公,一路小跑,到他干爹廖德明处。
廖德明今年已经60岁了,陛下体贴他,让他晚上不用伺候。
年纪大了,睡觉的时间就很早,他刚打算就寝,三喜就来了。
两人平时很少联系,除非有什么急事。
看着面前的人,他开口,“什么急事,让你这个点来。”
三喜双手捧上曲染云刚才给的东西,“干爹,您瞧,是不是好东西?”
廖德明拿起玉,对着灯看了一会,难得给评价了一句,“好玉。”
看廖德明满意,三喜才开始说了曲染云的事。
廖德明手里摩挲着玉,沉吟了会说,“你带他出宫门吧,就说再多给他两天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我明天早上会和陛下说这件事的。”
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廖德明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了。
后宫有多少没人管,饿死的老太监,而且一个个年轻的时候,也是风光无限的,他不想让自己也成为其中一个。
能不为难别人尽量不为难。
知道事成了,三喜打算退出去,结果被他干爹给叫住了,“把你东西拿走。”
这本来就是三喜孝敬他干爹的,当然不会拿,“看干爹您说的,这事是您办的,那东西当然归您了。”
三喜这个人不贪心,也识时务,这就是廖德明喜欢他的原因。
他心情不错的摆摆手,“拿走拿走,你爹我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还能贪你这点东西。”
看他说的真心实意,三喜才走近拿走了桌上的玉。
“儿子多谢干爹赏赐。”
“走吧,我歇会。”
.......
曲染云没想到三喜的动作这么快,看到他远远的走过来,曲染云快步迎上前。
“公公,如何。”
三喜笑容满面,“成了,先生跟我走吧,我送你出宫。”
曲染云的真诚的道谢,“多谢,多谢。”
她心里把三喜和廖德明的恩情记住了,有机会她一定报答。
有三喜这个廖德明的干儿子一路保驾护航,曲染云很快出宫了。
她来不及耽搁,只给对方行了一礼,就开始跑。
要问为啥不用轻功,她只想说,谁敢在皇宫门口使用武功啊,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吗?
不过等跑出皇宫的管辖范围,曲染云就用起了轻功。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城门马上要关了。
曲染云在城门关门的那一瞬间冲出去的,负责关城门的哥俩都没看清人,只感觉一阵风吹过。
“刘哥,刚才什么玩意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是他眼花了吗,怎么依稀觉得是个人呢,林勇疑惑。
这姓刘的大哥在这行做了很久了,也见过不少厉害人物,他劝林勇。
“管他是谁,这城门口不是还没关呢么,人家能出去是本事,别多管闲事。”
林勇是刘升的表弟,刘升平时很照顾他。
知道是为了他好,林勇平时很听他这亲戚的话,“我知道了刘哥。”
说完两人就开始费力的推着这几丈高的城门。
曲染云紧赶慢赶可终于是赶上了,这个时间天已经黑了,其实她完全可以明日白天上山的。
但是她就是忍不住,那人太傻了,自己晚去一天,他就会多受一天的苦。
闭关山洞神秀的住处挤满了人,这次和上次不一样。
上次是只是寺里的人,可这次不一样,有很多外地的,或者是没有门派或者寺庙的闲散僧人。
甚至还有禅音寺内部的低阶弟子。
小小的一间山洞被这些人挤满了。
一群人围着中间的神秀苦口婆心的劝,“只要师兄交出那个妖女,我们佛门可以既往不咎。”
听到这话,他旁边的人也在附和,“是该这样,不管是什么女子,坏人修行,都不算正道人士,师兄你就赶紧说吧。”
“师兄你.......”
众人围着他七嘴八舌,坐在中间的神秀除了刚见他们时,说有罪,流言都是真的之外,一直一语不发。
空见很着急,他想让师父把那个女子招了,可是又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
寺里的住持和各位长老都在旁边,但是这丑事是在禅音寺出的,他们哪有说话的份。
再说了,神秀已经全部承认了,让他们说什么。
各位长老一个个垂头丧气,对于别的僧人对神秀的逼问,充耳不闻。
终究是他们不对,说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他们还不是在开始知道神秀破戒的时候,选择了隐瞒。
这些人生气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