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073乱了,彻底乱了!
在这车辇附近。
还有一辆辆军用轿车。
轿车内,皆是大秦重臣办公,以此来维持整个秦国的运转。
可以说是行走的‘章台宫’。
九匹辇车内。
秦王嬴政跪坐观看七国地图,神色坚毅且威严,浑身散溢的气息,令人心悸。
本以为勤加修炼方可加快朝纲境的进展,可自从得知人参师弟的下落,便极快处理文件,颁布各地命令。
由于大量批改奏折,不知不觉气运运转极速,并加快与秦国国脉相融合。
这才明白……朝纲境的修炼方式,正是需要处理好国家与朝堂之间的事情。
短短几日。
修为已猛增一大截。
“大王,此番咱们大举进攻赵国,这般举措势必会令六国联纵。”这时,对于曾与赵国交战的王翦说出了担忧。
打仗?
他丝毫不怕。
在战争中陨落,亦是不怕。
可唯独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以秦国的实力,势必能吞并赵国,这是基于其余五国置之不理的情况下,可若与赵国联纵,秦国势必不是对手。
亦或者。
等吞并赵国,秦国元气大伤,其余五国来个坐收渔翁之利,对秦国来说是致命的。
对于他的这番担忧,早已在秦王嬴政的预料之中。
“联纵吗?呵呵,任由他们联纵。”
话语间,自信满满。
只要六国君王敢联纵,他势必会强行施展命眸术,以此来吞噬他们身上所携带的国运。
这样的话,虽说对自己造成伤害,势必也会给予他们带来不利。
鱼死网破。
尽管如此,也要将人参师弟救出来。
王翦闻言,作揖躬身。
“末将谨遵王上吩咐。”
声如响雷,战意凛然。
反观游走于各国的姚贾,抚摸着胡须,微微一笑。
“王将军,六国联纵无非是表面,可实质却是一盘散沙,他们皆是为了各自利益而藏拙,散沙?只需略施小计,自会溃败。”
多年以来,对于各国朝臣和君王的性格,可谓是极其了解的。
皆是逐利的。
只需一点点的利益,亦可将这沙盘轰散。
“对,我赞同,曾经多次的联合,终究以失败告终。”王室宗亲之首的嬴溪笃定道。
对于他们的话语。
嬴政欣慰点了点头。
只要秦国上下一心,再以师尊庇佑,各个师弟对他帮助,势必以破竹之势攻克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他的自信皆来自于师尊。
“蒙毅。”
“微臣在。”蒙毅作揖。
“最近如何?”秦王嬴政问道。
蒙毅直言道:“回大王的话,目前神力符、映月符、固体符各三千张,听风符、疾行符和铜墙铁壁符各两千张,其余符箓皆是一千张。”
话语间,神情露出骄傲之色。
这些符皆是他最近这段时间的成就。
为了战争而准备的。
每张符箓能给予大秦将士带来巨大增益,就譬如听风符,施展此符,可在阵前听到对方的布阵,以及各种战前信息。
别小看这些信息,兴许是扭转战争的关键。
而疾行符使用在冲锋战车上,再以固体符的加持,那在战场当中,可谓是‘绞肉机’,触之则死。
而知晓这一切符箓功效的的秦王嬴政,在听到这话,爽朗的笑道:“好,好,非常好,有这符箓在,再以在场各将军的丰富对战经验,就算六国联纵有何惧怕?”
此话一出。
顿时得到在场重臣的附和。
符箓之威。
他们亲眼见到过。
就在这时,辇车外传来一道尖锐且震耳欲聋声。
刹那间。
传来金戈铁马噪杂声。
“快……快保护好大王,千万别让它靠近。”
“这么大的鹰隼是怎么来的,这太可怕了?”
“快……快备好弓弩,待到射程范围内,立即发射。”
……………………
嗯?
鹰隼?
秦王嬴政闻言,下意识想起阿良师妹所骑乘的坐骑,根据阿良而言,这是师尊培养的。
“莫非是它?”
在这一刻。
秦王嬴政与蒙毅相视一眼,皆看出各自眼中的猜测。
“大王,最好去看看,别闹个乌龙。”蒙毅轻声建议。
秦王嬴政点了点头。
然后,命人掀开辇车帘。
刹那间。
一道划破长空的身影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一个巨大的鹰隼展翅飞翔,它的羽毛金黄如日,翅膀扩展开来长达五米。
巨鹰的眼睛闪着炙热的火焰,仿佛可以洞察一切,而在它的尾部,长羽如剑,尖锐无比,给人一种锋利之感。
而骑在这巨鹰背上的,是一名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女。、
这少女,正是阿良。
她穿着一件飘逸的碧绿长裙,裙摆在空中飘飘然如云。
原本纯黑的头发,在鹰隼羽毛与阳光映衬下,显得像是银白色,像是月光所凝结,璀璨夺目,她的眼睛宛如星河,深邃而又明亮,仿佛能吸引任何人的灵魂。
阿良面容精致,如同天上的仙子。
在这一刻。
底下数万名弓弩已蓄势待发,只需对方在抵达射程范围内,便可进行疯狂的射击。
秦王嬴政见此,眼眸浮现一抹焦急。
“传令,绝不可对她们展开攻击,违令者斩!”
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并不担忧阿良与鹰隼受伤,而是惧怕射出弓弩激怒鹰隼,到时候……这可就成乌龙了,更无法跟师尊交代。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王命立即传达,这令弓弩军立即放下,虽说不知为何,但王命不可违。
接着。
秦王嬴政辇车。
侍卫见此,立即向前躬身,让大王踩在后背上,以作台阶稳稳落在地上。
蒙毅可没这待遇。
纵身一跃,紧跟在秦王身后。
秦王嬴政快步向前,亲自迎接阿良。
对于这一幕,不知情的重臣眼眸皆是疑惑和不解。
“大王这是要作甚?我记得那女孩是仙师徒弟,按理来说,蒙毅与其交涉,为何是大王呢?”
“莫非,大王与女孩有着莫名的关系?大王在见到她时,难以掩盖喜悦的神情。”
“这谁知道呢?咱们静观其变,保护好大王的安危,否则,东征赵国……可就出大问题。”
……………………
在他们暗自议论时,阿良站在鹰隼上,仿佛与鹰隼融为一体,两者之间存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
鹰隼轻盈地落在地上,阿良从鹰隼上跃下,脚步轻盈如猫,没有一丝声响。
下一刻。
阿良的话,可是让十万禁军与重臣愣在原地,眼眸皆是震撼之色、
“见过师兄。”
简单四个字,宛如惊雷炸响在他们心中。
师兄?
阿良给秦王叫师兄?
那岂不是说,秦王早已拜入仙门。
“这……这……这……”
在场所有人内心既震惊,又是激动无比。
秦王拜入仙门,这也就是说,这势必会有仙师的庇佑。
曾经以前说不通的事瞬间顺理成章。
难怪秦王会下达雕刻仙师的雕塑。
难怪在后宫干政,相国吕不韦权倾朝野的夹缝中,能力挽狂澜掌权。
长信侯嫪毐叛乱,却惨死在路途之中。
这一切定是仙师暗中支持徒儿所做的事。
如今,秦国攻占赵国,在仙师的庇佑下,定能马到成功。
此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阿良,师尊有何指示?”秦王嬴政作揖回礼,以他对师尊的了解,定是发生了一些事。
否则绝不会派阿良前来的。
果然。
下一刻。
阿良从鹰隼腹部拿出冬儿描绘的画像。
“奉师尊之令,命你尽快寻找到画像之人。”
嗯?
这是?
秦王嬴政在见到画像的刹那,眼眸微眯。
只因。
他认出画像之人,正是赵王公子——赵偃。
对于赵偃化成灰都得认识他。
自幼在赵国当质子,时常被赵偃欺负,甚至打骂,这宛如一笔耻辱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中,久久无法挥去。
尤其,此次大军压境于赵国,正是源于赵偃。
根据情报显事,消失无踪的人参师弟,可能落于他之手,对此威胁将师弟交出。
如今。
师尊又来询问。
“莫非,师尊已经知晓这件事?”
这是秦王嬴政内心的想法。
但对于阿良的询问,如实回答。
“认识,他正是赵国公子——赵偃……师妹,怎么了?”
阿良面色冷霜。
“师尊占卜到人参师弟被他捉走,但不知其姓名和来历,这才命我前来询问。”
说到这里时,声音骤然停顿了下。
然后,眼眸扫了下出动的十八万禁军,不解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师妹的话,我也是得到情报,师弟有可能在赵国赵偃之手,准备大军压境,踏灭赵国也要寻到师弟。”
话语间,躬身作揖,情感真挚。
听到这话,阿良眼眸微眯。
“有劳师兄了,这件事我定会禀告于师尊。”
说着,纵身一跃,瞬息来到鹰隼的肩膀上。
“既然知道此人是谁,我得迅速告知师尊,咱们赵国见。”
“师妹,等等。”
“怎么?”
“能否让我与你一起前去?”秦王嬴政恳求道,自与师尊在武安山一别,再也没有见到过师尊。
他想趁此机会见一见师尊。
阿良微微一笑。
“师尊料事如神,早已猜到。”
秦王赢政闻言,瞬间来了兴致。
“师尊的意思是?”
阿良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一切,拍了拍鹰隼肩膀。
刹那间。
鹰隼展翅飞翔。
进而翱翔于虚空,转眼间消失不见。
只留下呆愣在原地的秦王嬴政和蒙毅。
在此期间,蒙毅除了作揖以外,便没有张嘴说过话,凝望苍穹之上的黑点,苦涩一笑。
“师兄,我现在严重怀疑……师尊是否把我这个徒弟忘记了?”
“怎么说?”
“师姐都未曾跟我说过话。”蒙毅苦涩一笑,噘着嘴,显得极其的委屈。
秦王嬴政眉毛轻挑。
“师姐的事,关师尊有何关系?”
秦王嬴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多想,师尊岂能忘了你?此事太过紧急……赵偃的性格我深深了解,师弟落在他的手中,势必遭受了不少罪。”
“而咱们作为师尊的徒弟,理应将师弟救出来,就算踏平六国也在所不辞。”
声音低沉,且充满了杀意。
蒙毅重重点了点头。
于是乎。
秦王嬴政回到九匹战辇之上,并下达加快速度的命令,直奔赵国边境。
硝烟渐起。
秦国的举措大大震撼了其余六国。
尤其,在得知秦王嬴政率领十八万禁军,又将驻扎在其他地域的军队调遣。
足有五十多万的军队直奔赵国。
在这一刻。
他们深深意识到……秦王嬴政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拼命了。
当然了。
秦王嬴政的这做法引起各国国王的猜测。
“疯了,简直是疯了,秦王嬴政究竟要做什么?难道,他不清楚会引来七国局势的打破?”
“据说,秦王嬴政在赵国当质子时,时常遭受到欺辱,如今掌握实权后,当然是要去报仇了。”
“疯子,他简直就是疯子,咱们该如何办?直接支援赵国?还是说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此刻。
要论最慌的,正是赵国国王——赵孝成王。
赵国国都——邯郸。
赵孝成王召见文臣武将——以李牧和司马尚为首的重臣,对于秦国的举措该如何应对?
李牧是赵国大将军。
对于眼下情势进行分析,站起身来,躬身作揖。
“回赵王的话,秦国这并非是来打仗的,而是赤裸裸的拼命,按照兵力来说,咱们处于劣势,又是以拼命姿态来袭,据说秦王嬴政率领臣子前来,论士兵来说,亦是处于劣势。”
此话一出。
赵王眼眸微眯,冷冷问道。
“以伱的意思……赵国必败?”
李牧作揖轻声道:“末将会拼死一战。”
虽没明确回答赵王的话,但在场都懂得他的言下之意。
赵王并未斥责李牧,凡而看向司马尚。
“你的意见呢?”
“回王上,此战不可硬拼,不如求和?以秦王嬴政的性格,绝非是贸然之辈,此次率领秦军拼死一站,这其中势必有某种隐情,不妨派人去谈和,看秦王嬴政是何意思?”
此战?
的确不能打。
先不说秦国的军力堪比虎狼之师。
在此期间,蒙恬拜入仙门,习得武道,可力压数鼎,作战凶猛异象。
蒙毅习得符箓之道。
单凭几张符,便可在战场上扭转乾坤。
有这两位作镇,赵国若硬拼,吃亏是绝对是他们自己。
更何况。
五国虎视眈眈。
秦王嬴政殊死一搏,他们势必坐收渔翁之利。
听到这话,赵王沉默半响。
其实。
他也明白……此战不可与秦军硬拼,可要求和,如何向赵国子民交代呢?
赵国与秦国恩怨积深。
决不能服软!
在这一刻。
他便陷入了两难。
就在这时。
一道粗狂且厚重的声音传来。
“末将廉颇愿前往前线,势必抵挡秦军的进攻,城在人在。”
。